为何这位老兵为何会在台湾独留65年才开始寻找亲人

中超 01-17 阅读:41 评论:0

  原标题:2013年,百岁台湾父亲终于找到江苏的亲生女儿 自中国古代起,离别之痛一直被各朝各代的诗人们传颂,当人们与亲人故友离别时,那宛如刀割般的痛苦深入心间。但当团聚之时,人们执手相看,开心的泪水如雨下。

  一场历史残留的误会的产生,造成了一对父女的分离之痛和一个家庭的命运转变。跨越了65年的再会究竟是物是人非的悲哀,还是亲人相见的喜悦?

  不管怎么说,最终父女的再一次见面都是美好的奇迹,百岁老兵汪呈松就是如此,他在流落台湾65年后,终于找到江苏的亲生女儿。 一场65年前的误会

  2013年,台湾《联合报》发布了一篇寻亲报道,一经发布就引来人们的热烈讨论:一位名叫汪呈松的百岁老兵寻找大陆失散多年的女儿。

  人们都在讨论两岸同胞归乡这么多年,为何这位老兵为何会在台湾独留65年才开始寻找亲人?他的身上究竟发生过什么?

  “1949年入台独居65年,老家江苏省姜堰市,只记得妻子、女儿和三个哥哥的名字”,这是这位老人能提供的所有信息...... 1948年的一天早上,生活在王垛村的汪呈松打算去镇上买盐,想到日本投降,解放军马上就要来了,新生活指日可待,笑容不禁浮现在他的脸上。

  突然一群人窜了出来,手上拿着枪,大喊道:“别害怕,我们是解放军!”

  而等到了乡里,随后发生的一切,让汪呈松后悔不已。

  只看这群人召集村里人,挑选了一些年轻力壮的男丁扔给他们每人一套军服,汪呈松也在其中,当他看到那国兵标志的土黄色军服,就知道自己上当了。 当他苦苦哀求对方放过自己时,却被人拿着自己不满两岁的女儿威胁,当他看到女儿在妻子怀中对他绽放的笑脸,他知道自己无法拒绝这个要求。

  随后,汪呈松加入国军21军,因为当时正是解放战争后期,国民党军队已经是强弓之末,汪呈松并没有参加太多战斗。

  1949年渡江战役之后,国军全面溃逃。 在此期间,汪呈松被俘虏,而在解放军的俘虏政策下,汪呈松被吸收进解放军29师,于是他又随解放军战斗,一路打到金门,也就是著名的金门之战。

  两边战况十分激烈,枪林弹雨,血肉横飞,汪呈松中枪倒地被俘。

  因为他曾经在国军效力的经历使他的性命得以保全,而解放军以为他已经壮烈牺牲,则授予他烈士称号,这也就是前边误会的由来。 流落他乡,难寻故土,思念亲人

  被俘后,汪呈松被一路带到了台湾,并收编到国军18军。

  他在台湾的生活并不好,因为自己战俘的经历和对于亲人的思念,汪呈松做梦都想回到家乡,抱一抱自己的女儿。

  他以为等到战争结束了就可以回去了,可谁知,这一等就是65年。

  1955年,汪呈松从军队退役,因为本身没有混口饭吃的技能,只好以乞讨为生。 在这期间,汪呈松历经了人间百态,睡桥洞、吃剩饭,自己辛辛苦苦乞讨来的钱,被人谎称能找到他女儿骗走。

  在经历了一系列事情后,汪呈松的心再也不相信任何人,于是他逐渐远离人群,性格孤僻。

  1987年台湾解禁,开放老兵探亲,打破了两岸接近四十年的封闭状态,而这也让汪呈松看到了希望。

  他急忙托人给自己的老家写了几封信,天天等待着回信,可回信如同石沉大海一般没有等到,汪呈松的希望再一次破灭了。 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,汪呈松也彻底放弃了寻亲的可能性。

  直到2013年,他所居住乡里的乡长可怜他,就向《联合报》投放寻亲信息,希望可以帮助他找到家人。

  而这也引起了龙越基金会工作人员的注意,开始帮助这位百岁老兵在大陆寻找亲人。

  经过多方的调查才知道,原来的曲塘镇王垛村,早已改名为海安县雅周镇王垛村,后来工作人员又锁定了三户人家,在调查员的走访下,最终发现一位68岁高龄的王秀兰十分符合资料。 随后,志愿者联系了这位老人,当得知自己的父亲还活着的时候,王秀兰并没有喜极而哭,而是带有深深的警惕感。

  原来,她认为自己的父亲已经在自己两岁的时候战死了,电话中的她哭诉道:“我已经给父亲烧了十几年的纸钱了,父亲怎么还在世?”。

  而后来调查员了解到,汪呈松离开后,王秀兰的母亲等待了很久,但最终还是改嫁了。

  改嫁之前,母亲递给王秀兰两块银元,告诉她这是她父亲给她的。

  王秀兰还从母亲嘴里了解到父亲对她深深的爱,因此哪怕是最困难的时候,她都好好保护着这两块银元,当作自己想念父亲的依托。 但当志愿者将“汪呈松”的资料给她时,却出现了很多问题,她说:“我的父亲是王呈松,不是什么汪呈松。”

  这一下让志愿者心头一跳,好在经过多方查证,“汪呈松”老人本身并不识字,而且因为当时混乱的情况与历史年代的悠久,老人的名字很可能出错了,王呈松才是老人的真名。

  就在这样充满不确定与疑惑的情况下,两人最终在2014年在台北宜兰见面。 跨越65年的再回,梦中场景的再现

  在赶往见面的过程中,王秀兰的心并不平静,她向志愿者哭诉着自己的心声:从小她就没有父亲的陪伴,别人都有爸爸而我没有。

  在到达见面的地点后,所有人都到齐了,却迟迟不见王呈松的身影。

  王秀兰也从一开始的紧张变得逐渐烦躁:“他不想认可以不来”,她气愤地说道。

  话音刚落,王呈松就从外面进来了。 当看到王呈松的第一眼,王秀兰瞬间起身,可能是由于血浓于水的原因,她从骨子里认为这就是自己的父亲,急忙前去与他相认。

  但王呈松却拒绝了她,或许是因为长久以来深受人间百态的影响,他并不是特别相信陌生人,父女俩第一次见面就处在一个相当尴尬的情景。

  好在后来认为志愿者的及时安抚,沉默已久的父女俩才重新开始相认。

  但相认的过程却不尽人意,王呈松像是审讯一般问着王秀兰一个又一个问题:你母亲叫什么、你大伯们叫什么名字,可当问到奶奶的名字时,王秀兰却犯了难。 原来因为奶奶去世得早,而自己当时又小,对奶奶不是那么熟悉,支支吾吾说不出来。

  王呈松看到这里不禁有些懊恼,好在王秀兰回想起了父亲的养母名字,老人才肯罢休。

  两人整整持续一个多小时的谈话,都在这样尴尬的气氛中度过,让现场的志愿者都怀疑是不是搞错了。

  就在会议仿佛进行不下去的时候,王秀兰突然意识到什么。

  她慢慢靠近王呈松,带有希望地看着他的眼睛说道:“你是不是托人给我送过两块银元?” 此话一出,一直以冷漠态度示人的王呈松的眼神松动了。

  这次轮到王秀兰主动了,“你走之后,托人给你的宝贝女儿带了两块银元是不是啊?”

  王呈松低下头站起来,缓缓背过身去,过了一会再回过头来笑着说道:“中午我请他们吃饭。”

  听到这里王秀兰冲过去紧紧地抱住王呈松,父女二人泣不成声,在场的工作人员终于松了一口气。

  跨越了65年,父女二人在梦中都渴望的相拥终于实现了,这是来之不易的团聚。

  随后在志愿者的带领下,父女二人去了医院进行了DNA鉴定,确认了父女关系。 落叶归根,故土照我心,两岸永不分

  但由于王呈松对于自己“战俘”身份的在意,和老人对于自己所遭受的行为的不满,打算“讨回公道”,就不打算和女儿一起回到大陆。

  但经过长时间的调解与女儿的坚持不懈地劝说,在2015年,王呈松终于回到了阔别60多年的家乡。

  在女儿的带领下,他在一片黄花地中祭奠母亲:“娘,60多年了!儿子连你的坟也找不到了!”父女二人又是一阵哭泣。 2017年8月,王呈松在王垛村去世,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可能无法弥补父女二人65年的时光,但可以让一个漂泊已久的灵魂找到故土。

  “少小离家老大回,乡音未改鬓毛衰。儿童相见不相识,笑问客从何处来。”远离故土的痛苦是难以忍受的,亲人离世的苦楚更是难以想象。

  再回到故土已是异乡人,但那乡音却依旧难改,王呈松老人的寻亲之旅,让两岸之间再一次架起沟通之桥,也愿未来不会再有人被迫背井离乡,回不到故土。

  责任编辑:

为何这位老兵为何会在台湾独留65年才开始寻找亲人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分享:

扫一扫在手机阅读、分享本文

网友评论

相关推荐

文章排行

标签列表